◎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进入夏天,雨水增多,打雷打闪是常见的气候现象。从小,家长就教育孩子,遇到打雷时要赶忙往家跑,以防被雷击。
可是,据媒体报导,日前,深圳宝安西乡一位中年女士却在家中厨房遭受雷击,致其四肢及面部大面积烧伤,所幸现在该女士生命体征平稳。这让许多民众标明不解,怎样在家里也会被击中呢,莫非是传说中的球状闪电,遇到雷雨气候,终究又该怎么逃避呢?
视频来历:南方都市报
打雷气候 室内导线要警觉
“一般来讲,人们更重视在室外防雷。但殊不知,雷雨气候产生时,即便在屋内也要当心。”10日,我国气候科学研讨院灾祸气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吕伟涛在承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要说雷电的损害,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雷电?吕伟涛介绍,雷电又称闪电,其呈现与雷雨云有关,而雷雨云是一种激烈对流过程中构成的云。在激烈对流效果下,大气中的正负电荷被别离并在云的不同部位积累,不同极性的电荷区之间的电场增加到必定程度,就会产生放电现象,构成雷电。
日子中,由于缺少对雷电的科学认识和了解,往往会“误解”或疏忽它的存在。比方,人们认为只要是室内,就不会遭遭到雷电的损伤。吕伟涛标明,严格来说,能够安全逃避雷电灾祸的室内是特指具有防雷设备的封闭式的现代化修建,而一些露天或许半开放式的修建是不包含在内的。
5月11日黄昏,广州雷雨劲风,闪电如银蛇舞。图片来历:金羊网
“即便在室内,以下三种状况也要分外留意。”吕伟涛着重,一是各种电源线、金属水管等与室外有衔接的导体,如照明灯,电流或许会经过照明灯跳到人体,然后构成击伤乃至逝世;二是太阳能热水器,电流能够经过管道从房顶衔接到屋内,假如你此刻恰巧在洗澡,就有或许遭到损伤;三是固定电话,雷电击中室外的线路时,从室外引进到室内的固定电话线上会产生很高的电压而对人体构成损伤。
也有人说,打手机好像也不可。“事实上,在有关雷电伤人的事情计算中,大多是在打有线固定电话时产生的。”吕伟涛说,到现在,并没有切当的研讨结论标明,包含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无线通信设备会引雷,也没有任何科学实验来支撑这种说法。
报导中,南方都市报记者造访涉事大楼发现,该楼露台设有避雷设备, 可是避雷带的钢筋生锈发黑,有些墙体呈现开裂。数条线路从露台顺着墙体下去 ,正好经过曾女士家厨房防盗网。家族质疑这张任意成长的网是引雷入户伤人的首恶,存在安全隐患。
由球状闪电引起?尚不清晰
“其时我从厕所出来,就看见一团火球闪过,其时只感到一股热浪袭来。”在上述报导中,据受伤者家人描绘,事发时厨房门是封闭的,那一道火球极有或许是从厨房门与地上的缝隙穿过的。
据此,有民众猜想,会不会是球状闪电?对此,吕伟涛解说,球状闪电,俗称滚地雷,与日子中常见的云间闪电和云地闪电比较,这是自然界中一种十分稀有的物理现象。一般,它会随同雷暴气候中的云地闪电产生,有时是停止的,但大部分会水平移动。它会忽然爆破,也会安静地消失,有些会随同着臭味和烧焦味。
图片来历:视觉我国
“雷击会导致物体焚烧,构成的火球会沿线路移动,由于视觉上比较像,或许会让人误以为是球状闪电,但很难清晰说便是。”吕伟涛着重,由于球状闪电是比较罕见的现象,所以很难观测到。
也有专家标明,一般闪电继续时刻一般为几十微秒,球状闪电却可继续几秒乃至几分钟。它能够随气流崎岖,也能够跟着带电的空气团活动。它能够进入室内,常见的是穿过烟囱后进入修建物。乃至能够在导线上滑动,有时会悬停,有时会无声消失,有时又会由于碰到障碍物爆破。至于其呈现的原因,科学家们至今仍然没有结论。
雷电威力如此强壮,该怎么防备呢?“该往家跑仍是要往家跑。”吕伟涛笑言,在户外空阔的环境中,人本身便是“高体”。遇见雷雨气候,首先要找寻安全的地址逃避,假如时刻来不及,应自动下降自己的高度,不要让本身成为整个环境的制高点,由于计算上来说雷电更偏心更高的物体。
在室内,雷雨气候要封闭并远离窗户。尤其是偏远地区、或许老旧小区要留意,尽量不要运用电器、断掉电源插头、宽带插头号。雷电是能够经过导体传达的,在室内应尽量远离电源线缆、网线、金属水管等。
此外,在雷雨气候的时分,假如身处比较安全的地带,能够放心运用手机,但千万不能边充电边用。
来历:科技日报
修改:张琦琪
审阅:王小龙
终审: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