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8 点此:410次
来历:IT时报
被“仅退款”的商家 为了286元跨省诉讼
作者/ IT时报记者 孙永会
修改/ 郝俊慧孙妍
一场因电商途径“仅退款”规矩引发的争议从年头连续至年底。
“仅退款”是指在网络购物中,当满意必定条件时,顾客无须退货,而直接请求退款的办法。本年以来,它好像现已成为电商买卖中对立的“导火线”,原因是黑灰产、羊毛党激化了对立。
据《IT时报》记者本年7月的查询,因“仅退款”繁殖的羊毛党逐步暴露“真身”,趁机做起了“生意”。而近期,随同“双十一”大促这样的消费热潮,这一集体备受重视。
时隔4个月,当《IT时报》记者再度查询时发现,一方面,羊毛党的“生意经”尚在,内容和早前迥然不同;另一方面,交际软件和买卖途径上评论数量呈扩展趋势;此外,在商家的投诉中,请求“仅退款”的金额已从小额扩至数千元。
“教程”迥然不同
“仅退款”羊毛党数量仍在添加
《IT时报》记者早前的报导中,羊毛党的出售形式共有两种:其一,登录别人途径账号,帮其完结“仅退款”,所退费用按五五、四六、三七等份额分红;其二,售卖“教程”,同一份内容里的过程和技巧适用多个途径。此外,在“吸睛”的话术中,他们常用“找碴”手法,退款理由归咎为产品质量和商家服务两个方面。而这条灰色产业链中,某一卖家所卖的教程其实亦是从其他卖家购买而来,自己再倒手赚差价。
“你的教程有啥改变吗?”近来,当《IT时报》记者以顾客的身份再度问询此前以8.8元售卖某一途径教程的卖家“白嫖教师”时,对方回应“没有”。在某一交际途径,当输入“仅退款”的搜索词后,较之于7月份,发帖的人数、评论数明显添加。
“我是仅退款教育的。”此次,《IT时报》记者以“学习仅退款”为由联络到了新卖家甲,他如此补白自己的身份。“主张帮你退,后边免费给你(教程),可是我帮你退的钱得一人一半。”甲的形式相同有两种,第一种为登录买家绑定电商途径的账号完结仅退款,之后再赠送教程;第二种则是以70元的价格直接售卖教程。记者购买教程后发现,这是一个时长为13秒的录频,和前述“白嫖教师”以8.8元售卖的内容迥然不同。
卖家王乙(化名)办理着一个名为“某途径仅退款不退货群”的群聊,规划近50人。当新人进群后,她会先承认对方的意图是否为“做仅退款不退货的”,之后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发入群中,或进行私聊,再将沟通的途径转移到微信。
“咱们卖教程,不收学徒,也能够操作,一单五五分,一单一结。”在王乙发的一份“菜单”中,包括拼多多、淘宝、得物、美团、饿了么等途径的信息,比方淘宝15天内订单、得物3个月内200元起退。
“教程原价388元,现在188元”“不唏嘘,没任何事”“又不是只做一个商家,不会被申述的”……谈及自己的行为,王乙“安然”地说自己做了四个多月,只是在薅“仅退款”的羊毛。
“这不只损害了商家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电商途径的正常运营次序。”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夏百顺对上述“白嫖教师”的行为解读道,首要,假如羊毛党经过虚伪理由、歹意退款等手法获取退款,实际上并未真实购买或消费产品,这种行为或许构成诈骗。如契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规矩,将或许面对最高超越十年的有期徒刑。
其次,羊毛党经过售卖所谓的“教程”来获利,假如这些教程触及教授别人怎样施行诈骗行为,那么这种行为还或许构成教授违法办法罪。此外,假如教程的售卖过程中存在虚伪宣扬、侵略别人知识产权等行为,还或许冒犯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商家不退让
为了286元从湖北告到安徽
“我就这样水灵灵地去了。”11月中旬,商家付琴(化名)等了近3个月后,总算等来了开庭。动身当日,加上中转,她乘坐了数个小时的高铁从湖北前往安徽。
本年8月份,一名顾客在她的店肆买了8件合计286元的产品,后来进行了歹意“仅退款”。后续,付琴企图联络买家,希望其能把产品寄回,谁料买家失联,“怎样也联络不上”。无法的付琴开端取证,找律师调档,决议进行申述。据其叙述,过了一个月后,买家收到申述状后悄悄地把产品寄回,除掉非本店的产品,还有部分产品现已不能二次出售。所以,她挑选了拒收,并希望买家能返还相应的货款,但买家表明扣除16元快递费用,她只能转270元。
“一分钱也不能少。”付琴不接受这个成果。
“假使不去,案子自动撤诉,去的话无非是花点时刻和钱。”付琴说,产品价值不高,只为出一口气,让羊毛党知道商家并非不采纳举动。
“我只买了200多元的东西,凭啥要赔这么多?”调停庭上,该名买家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着,法官则对其进行了普法。这段维权,付琴共花费了1000多元,最终在法官调停下以宽和完毕。
羊毛党“心安”地卖着教程,留给商家的唯有心焦。
在某途径开户外用品店的陈康(化名)因14元灯具被买家“仅退款不退货”,决议将官司打究竟。时隔4个月后,最新消息是法院未立案,他经常打电话问询进展,得到的回复是“请等候”。
在上海开高客单价服装网店的张蔓(化名)最近相同因“仅退款”感到忧心。11月16日,体系里一则金额达3250元的“仅退款”请求让她发怒,买家收到货后,以产品破损、污渍,色彩过错为由请求了“仅退款”。但根据发货视频、买家驿站的签收监控,以及买家在驿站的拆包视频,张蔓发现,买家在信口雌黄。“分明便是按赤色需求发的货,为什么到买家口中,就成蓝色了?”现在,她提交了悉数举证资料,尚在等候途径小二的处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1月19日,张蔓的后台又呈现一则“仅退款”请求,买家于5月10日签收的衣服,以“冒充品牌”为由请求了“仅退款”。“为何曩昔6个月,买家还能敞开售后?”就此,张蔓得到的客服回应是“看顾客诺言,有的时刻超越1年的,顾客联络顾客客服都能够注册”,这让她感到不解。
据网络消费胶葛调停途径“电诉宝”联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电商途径“仅退款”查询陈述》(以下简称“陈述”),在一份首要来自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小店、快手小店、小红书等主流电商途径2000余位商家的问卷反应中,7.9%商家在近一年里产品被请求“仅退款”的份额达多半,10.09%商家的“仅退款”份额占有一半,34.31%的商家有三成,46.65%的商家有一成,仅有1.06%的商家未遭受“仅退款”。在情绪方面,89.05%的商家对“仅退款”的施行持十分对立情绪。
优化“仅退款”规矩
给商家更多自主权
“仅退款”服务最早由京东自营在2014年推出,2017年,亚马逊推出“退款不退货”的售后服务,意图是经过削减退货流程来鼓舞下单。2021年,拼多多推出相关售后服务,2023年9月,抖音电商也参加阵列,本年年头,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途径连续跟进或更新“仅退款”相关服务。自此,“仅退款”服务成为电商途径的“标配”。
据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的电商“仅退款”司法案子大数据陈述,到2024年7月11日,以“仅退款+顾客”为检索词,共有1448篇裁判文书。也便是说,因顾客建议“仅退款”而引起的官司就至少有1448起。再如吉林省长春新区人民法院长春互联网法庭的一组数据,到2024年7月31日,其共受理“仅退款”案子78件。
归结起来,激化商家、途径与顾客之间对立的“元凶巨恶”是羊毛党和贪小便宜之人。不过,也有顾客表明忧虑,当自己提出合理的“仅退款”诉求后,是否会被商家当成羊毛党?
能够看到,多家电商途径有自动优化“仅退款”规矩。比方本年7月26日,淘宝宣告将根据新版体会分提高商家售后自主权,对优质店肆削减或撤销售后干涉。相关战略将于8月9日正式施行。据该途径于10月揭露的一组数据——日均阻拦不合理“仅退款”超40万笔。
“该机制自身是为了维护顾客的合法权益,但也不能彻底忽视商家的利益,应该从多方要素进行考量。”某电商途径的内部人士告知《IT时报》记者,途径在优化规矩的一起,羊毛党进行教程买卖的途径也应加强监管,重视对内容的管理。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方超强曾揭露表明,从途径维度,关于破除不合理的“仅退款”方针,“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依托途径,总的准则应该是,给予商家更多的自主决议计划权。
“能够的话,途径或可测验答应商家自主封闭、敞开‘仅退款’这一功用。”夏百顺亦表明,电商途径应该加强监管,完善退款机制,对歹意退款行为进行辨认和冲击。